• 好評

  • 中評

  • 差評

服務態(tài)度
專業(yè)水平
回復速度

暫無醫(yī)生回答,是否關閉本次聊天對話?

熱心醫(yī)生首頁 >健康養(yǎng)生 >正文

漫談古人對茶保健功能的認識

熱心醫(yī)生,提供一對一快速咨詢服務。

熱心醫(yī)生,同時每日為大家提供優(yōu)質健康知識、養(yǎng)生方法和飲食推薦,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。


  中醫(yī)向有“藥食同源”之說,茶既是飲料,防病、健身,藥食一體,兩種功效兼?zhèn)洹?/p>

  我國古籍有許多關于茶與中醫(yī)藥的記載,說明古人對茶的保健功能早有認識,如唐代陸羽《茶經(jīng)》曾引用《神農(nóng)食經(jīng)》稱:“茶茗久服,令人有力,悅志?!比龂A佗《食論》有“苦茶,久食益意思”之說。晉代張華《博物志》稱:“飲真茶,令人少眠。”唐代,人們已普遍認識到茶的藥用價值,藥學家陳藏器稱“茶為萬病之藥”。此說雖嫌夸張,但茶的藥理成分之多和藥效作用之廣卻是事實。自唐至清,可收集到論述茶效的古籍,不下近百種。

  安神除煩 《茶經(jīng)》稱茶能“滌煩”;《神農(nóng)食經(jīng)》稱茶能“悅志”;五代蜀毛文錫《茶譜》中稱茶能益思;宋代蘇軾《東坡雜記》中稱茶能“除煩”;元代忽思慧《飲膳正要》中稱茶能“清神”;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稱茶能“使人神思闓爽”;清代王孟英《隨息居飲食譜》稱茶能“清心神”。此外,還有稱茶能“破孤悶”“療小兒無故驚厥”等。

  清頭明目 宋代虞載《古今合璧事類外集》稱茶能“理頭痛”;宋代周去非《嶺外代答》稱茶能“愈頭風”;明代吳瑞《日用本草》稱茶能“止頭痛”;清代王好古《湯液本草》稱茶能“清頭目”;清代黃宮繡《本草求真》稱茶能治“頭目不清”。還有稱茶能治“腦痛”、“治頭痛”。古籍中講茶能明目很多,如《茶經(jīng)》稱茶能治“目澀”,陳藏器《本草拾遺》稱茶能“明目”;清代沈李龍《食物本草會纂》稱茶能“清于目”,黃宮繡《本草求真》稱茶能治“火傷目疾”等。

  提神醒睡 如晉代張華《博物志》、唐代蘇敬《新修草本》、清代張璐《本草逢源》及《桐君錄》分別稱茶能“令人少睡”、“令人少眠”、“令人少寐”和“令人不眠”;唐代陳藏器《本草拾遺》、五代蜀毛文錫《茶譜》、清代曹慈山《老老恒言》,分別稱茶能“少睡”、“睡少”和“不睡”;明代李士材《本草圖解》稱茶能“醒睡眠”;清代王孟英《隨息居飲食譜》稱茶能“醒睡”。此外,還有說茶能“除好睡”、“破睡”等的。

  下氣消食 唐代孟詵《食療本草》稱茶能“下氣”;《食療本草》及宋代虞載撰《古今合璧事類外集》、明代繆希雍《本草經(jīng)疏》和王圻《三才圖會》分別稱茶能“消食”、“消飲食”和“消積食”;清代黃宮繡《本草求真》稱茶能治“食積不化”。此外,還有稱茶能“解除食積”、“去脹滿者”、“去滯而化”、“養(yǎng)脾,食飽最宜”的。

  醒酒解酒 三國魏張揖《廣雅》稱茶能“醒酒”;宋代楊士瀛《仁齋直指方》稱茶能“解酒食之毒”;明代李士材《本草圖解》稱茶能治“酒毒”;清代沈李龍《食物本草會纂》稱茶是“醉飽后飲數(shù)杯最宜”。

  利水通便 唐代陳藏器《本草拾遺》、孫思邈《千金翼方》分別稱茶能“利水”和“利小便”;唐代孟詵《食療本草》稱茶能“利大腸”;清代趙學敏撰的《本草綱目拾遺》稱茶能“刮腸通泄”。此外,還有茶能治“二便不利”、“利大小腸”之說。

  祛風解表 五代蜀毛文錫《茶譜》稱茶能“療風”;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稱茶能“輕汗發(fā)而肌骨清”;清代屈大均《廣東新語》稱茶能“祛風濕”,劉埥《片刻余閑集》稱茶能治“小兒痘疹不出”。此外,還有稱茶能“發(fā)輕汗”,治“四肢煩,百節(jié)不舒”等。

  生津止渴 《神農(nóng)食經(jīng)》稱茶能“止渴”;唐代李肇《唐國史補》稱茶能“療渴”,孫思邈《千金翼方》稱茶能治“熱渴”;清代王孟英《隨息居飲食譜》稱茶能“解渴”,趙學敏《本草綱目拾遺》稱茶能“清胃生津”,黃宮繡《本草求真》稱茶能治“消渴不止”,沈李龍《食物本草會纂》稱茶能“止渴生津液”。此外,還有茶能“潤喉”,治“煩渴”、“作渴”之說。

  清肺去痰 唐代孟詵《食療本草》稱茶能“解痰”,蘇敬《新修本草》稱茶能“去痰”;元代忽思慧《飲膳正要》稱茶能“去痰熱”;明代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稱茶能“吐風熱痰涎”;清代趙學敏《本草綱目拾遺》稱茶能“滌痰清沛”,黃宮繡《本草求真》稱茶能“入肺清痰”,張璐《本經(jīng)逢源》稱茶能“消痰”。此外,還有稱茶能“除痰”、“解痰”、“逐痰”、“化痰”,以及茶能治“痰熱昏睡”、“痰涎不清”等。

  去膩減肥 唐代陳藏器《本草拾遺》稱茶能“去人脂”;《東坡雜記》稱茶能“去膩”;明代李士材《本草圖解》稱茶能“解炙煿毒”;《老老恒言》稱茶能“解肥濃”,趙學敏《本草綱目拾遺》稱茶能“解油膩、牛羊毒”。此外,還有稱茶能“久食令人瘦”等。

  清熱解毒 唐代孟詵《食療本草》、清代張路《本經(jīng)逢源》分別稱茶能“去熱”和“降火”;《本草拾遺》稱茶能“破熱氣,除瘴氣”;宋代宋士瀛的《仁齋直指方》、陳承《本草別說》稱茶能“消暑”;清代黃宮繡《本草求真》稱茶能“清熱解毒”;劉獻庭《廣陽雜記》稱茶能“除胃熱之病”。此外,還有茶能“清熱降火”、“滌熱”、“瀉熱”、“療熱癥”、“治傷暑”之說。

  療痢止泄 宋代陳承《本草別說》稱茶能“治痢”;明代吳瑞《日用本草》稱茶能“治熱毒赤白痢”;清代黃宮繡《本草求真》稱茶能治“血痢”,張璐《本草逢源》稱茶能“止痢”等。

  滌齒堅齒 《東坡雜記》稱茶能使牙齒“堅密”;元代李治的《敬齋古今注》稱茶能使牙齒“固利”;明代錢椿年的《茶譜》稱茶能“堅齒”;清代張英《飯有十二合說》稱茶能“滌齒頰”等。

  療饑生精 唐代孫思邈的《千金要方》稱茶能使人“有力”;宋代蘇頌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稱茶能“固肌換骨”;明代朱橚《救荒本草》稱茶能“救饑”,鮑山《野菜博錄》稱茶能“調食”;清代屈大均《廣東新語》稱茶能“療饑”。此外,還有茶能“輕身換骨”、“治疲勞性精神衰弱癥”、“羽化”之說。

  養(yǎng)生益壽 宋代蘇頌《本草圖經(jīng)》稱茶能“去宿疾,當眼前無疾”;明代程用賓《茶錄》稱茶能“抖擻精神,病魔斂跡”;清代俞洵慶《荷廊筆記》稱茶能“養(yǎng)生益”。還有茶“久服,能令升舉”之說。

  其他功效 古人還提到茶葉的其他營養(yǎng)與藥理功效,如蘇軾《格物粗談》稱茶“燒煙可辟蚊”;《本草綱目》稱“濃茶能令人吐”;《本草綱目拾遺》稱茶能“消膨脹”,張璐《本草逢源》稱茶能“開郁利氣”等。


熱心醫(yī)生,是99健康網(wǎng)旗下健康咨詢服務平臺,通過熱心醫(yī)生網(wǎng)站、微信號或者APP,您可以快速獲得醫(yī)生的專業(yè)服務,同時也可以與病友進行交流。

熱心醫(yī)生,守護全家健康。

標簽:喝茶,藥食同源,清神

疾病問題

喝茶能去口臭嗎 口臭吃什么藥治療 女,26歲2017-05-02 10:32

描述:口臭怎么辦,喝茶可不可以去口臭[詳情]

磨牙該怎么辦 高血壓可以喝茶葉水嗎 女,18歲2017-05-02 10:32

描述:磨牙[詳情]

艾滋病可以喝茶嗎 便血厭食是處于潛伏期嗎 男,45歲2017-05-02 10:32

描述:你好,艾滋病可以喝茶嗎[詳情]

吃降壓藥可以喝茶嗎 要隔多久 男,33歲2017-05-02 10:32

描述:吃降壓藥可以喝茶嗎?若是可以要隔多久?[詳情]

癲癇應該注意什么 可以喝茶嗎 男,27歲2017-05-02 10:32

描述:腦外傷引起癲癇該注意什么?[詳情]

copyright © 2012-2024 廈門沃鴻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閩ICP備13021446號-19

聯(lián)系我們網(wǎng)站地圖

閩公網(wǎng)安備 35020302001075號